最新研究:喜马拉雅树线平均海拔3633米东部比西部高近800米-全讯新

发布时间:2022-06-06 16:20   文章来源:网络

6日宣布,该院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王涛研究员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一起,,最近发表了一张喜马拉雅山高山树线高清全景图,显示喜马拉雅山树线平均海拔3633米,东部地区树线高度比西部地区高出近800米。

这篇青藏高原生态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上。该研究还预测,到本世纪末,喜马拉雅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树木线预计将分别攀升140m、45m和6m,从而为中国高海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

正因如此,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牵头的合作团队,通过整合野外监测数据、70万亚米级目视解译样本和30米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研发了自动提取高山树线的大比例尺遥感方法,全景展示了绵延2400公里的高山树线分布图。

这项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脉的树线平均高度为海拔3633米,东部地区的树线高度比西部地区高出近800米。东喜马拉雅地区的大部分树线与树线等温线重合,而中西部地区近93%的树线在这条等温线以下。揭示了人类活动是喜马拉雅中部林木线分布偏离全球林木线等温线的主要驱动力,而干旱和人类活动是喜马拉雅西部林木线偏离的主要因素。

论文作者王涛研究员指出,200年前,被誉为“现代地理学之父”的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开启了高山树线的研究,首次提出了高山植被分布的气候驱动理论,并首创了“等温线”概念,拉开了寻找高山植被分布普适解释的序幕。德国植物生态学家克里斯汀·科勒(kristen kohler)发现全球高山树线的分布收敛于同一温度阈值,揭示了高山树线在生长季位于6.4℃等温线附近。然而,积累的地面观测数据表明,高山树线的位置并不都与全球树线等温线一致。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衍生假说,包括碳饥饿、生长限制、干扰、冰冻压力和资源限制。起源于19世纪的高山树木分布理论正在引起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和广泛讨论。

他说,这项研究提出,干旱和人类活动是导致喜马拉雅树线分布东高西低的驱动机制。研究成果为准确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喜马拉雅树线的异步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假设,为高山树线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范式,发展和丰富了洪堡特开创的高山树线分布经典理论。

王涛说,基于以上对树线驱动机制的分析和地球系统模型对未来气候的预测,本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喜马拉雅东部地区的树线有望爬升140米,而中西部地区的树线变化相对较小,仅爬升45米和6米;攀登东部树线会使高山特有物种的自然栖息地被压缩20%-70%,增加了特有物种在高海拔地区丧失的风险。研究团队还指出,中国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迫切需要将高山特有物种纳入优先保护范围,例如,建立生态走廊,防止高海拔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推荐阅读

574
网站地图